李建華縱論首屆“一帶一路”上海論壇


5月14日,首屆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一周年之際,上海社會科學院、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、香港貿易發展局在滬共同舉辦首屆“一帶一路”上海論壇。中聯部原副部長于洪君、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、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尼基爾?塞斯、聯合國訓練研究所環境部門主任安格斯.麥基等在開幕式上致辭。
浙江省絲綢文化研究會會長、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董事長李建華作為受邀嘉賓,與日本、韓國、菲律賓、泰國、意大利等20多個“一帶一路”相關國專家學者、企業界人士、各國駐滬總領事官員共同為推進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深入實施貢獻力量。
論壇以“新合作新機遇”為主題, 并設立國際合作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、“一帶一路”東南亞板塊建設中的國際合作、“一帶一路”與四航協調發展、智庫在“一帶一路”建設中的作用等六個分論壇,從不同側重進行專項研討。

在國際合作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論壇上,李建華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。他認為,古絲綢之路就是條商路,它所承載的與沿路國家互惠互利的經濟意義遠大于其他的意義。在這條經濟帶上,中國輸出了絲綢、茶葉和文化……帶回了西方的蔬果、紋樣和技術,東西方不斷商貿往來,促進了沿線各國經濟的空前發展和世界人民的友好交流。而無論是古絲綢之路還是現在國家的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其傳承的“和平合作、開放包容、互學互鑒、互利共贏”的內核始終是不變的。突破當前全球發展困境,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提出中國方案,這也是中國提出“一帶一路”的現實意義。

此外,同一天,李建華還在活動主辦方的安排下,為上海本土企業家介紹了萬事利是如何在“一帶一路”機遇中,進行海外拓展的,“萬事利經驗”的“傳授”讓企業家直呼受益匪淺。